江雨桐人生的前十八年都生活在一個叫舟山的十一線海島小城鎮(zhèn)里。
海天佛國佛教圣地,海上花園千島之城是她小時候聽到最多的外地人對這個小城的評價,但說白了就是一個漁業(yè)發(fā)達的旅游小城市。
那時是二十一世紀初期,二零零幾年與二零一幾年的交會。
舟山普陀老城區(qū)的老房子大多還沒拆,江雨桐奶奶便住在這里。
她自己家與奶奶家的距離不過兩幢樓,每到周末,江雨桐總會拉上李清嘉,跑去她奶奶家蹭電視。
董媛媛怕她近視,叮囑讓她早些回來,還有不要帶壞人家李清嘉。
不過江雨桐只是付之一笑。
有時候,她實在想不明白,李清嘉怎么比她還受她媽待見,他不過就是會裝一點而己,一天到晚在大人面前裝可憐,在她面前拽的二五八萬似的,老讓她媽產生是她在欺負帶壞他的感覺,雖然事實情況大多數如此。
但從小玩到大,吵到大,他倆雖是冤家,也算是形影不離的朋友。
奶奶家樓下有一家小店,每到夏天都會批發(fā)冰棍。
小店里賣鹽水冰棍,綠色心情,隨變和火炬,而有著條紋狀巧克力的隨變算是冰棍界的常青樹之一,貫穿了江雨桐年少時期的每一個盛夏。
李清嘉知道她最喜歡的冰棍是隨變,因此每次下樓跑腿買冰棍時,總是一支隨變一支鹽水的搭配。
雖然他想不通香草奶油巧克力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,正如江雨桐想不通怎么會有人只喜歡吃寡淡的鹽水冰棍。
那時候兩個人坐在奶奶家臥室里的大床上,一邊舔冰棍,一邊興致盎然地看電視。
電視是最古老的臺式,放的劇也是畫質不太好的老劇,但他們仍覺得這是世上最幸福的時刻。
《牛郎織女》《歡天喜地七仙女》《寶蓮燈》之類,他們那時迷得要死要活,看完之后還自己新創(chuàng)類似角色玩cosplay,披著個床單或是小被子蹦達來蹦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