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危機過后,我們深知不能僅滿足于現有的防護與應對措施。
我決定帶領團隊向一個更加大膽的方向進發(fā)——創(chuàng)造“時空意識融合器”。
這個想法源于我們在平行時空交互中遇到的那些不同思維的碰撞。
如果我們能將不同時空人類的意識融合,那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知識寶庫。
我們開始著手研究,過程中困難重重,因為這涉及到意識這種最為神秘莫測的領域。
我們從量子層面入手,利用量子糾纏的特性來嘗試捕捉和連接不同時空的意識。
李明提出了一個創(chuàng)新的思路,將腦機接口技術與量子技術深度融合,構建出意識的傳輸通道。
林悅則在復雜的數據中尋找意識的識別模式,以便區(qū)分不同時空意識的獨特性。
張峰負責確保整個實驗在安全的時空環(huán)境下進行,防止意識融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時空反噬。
經過無數次試驗,我們終于啟動了“時空意識融合器”。
當它第一次運行時,我感覺自己的意識像是被卷入了一場宇宙級別的風暴。
各種不同時空人類的記憶、思想如洪流般涌入我的腦海。
有一個時空的人類以音樂為能量源泉發(fā)展科技,他們的意識中充滿了音符與能量轉換的奇妙邏輯;還有一個時空的人類與植物共生,他們的思維里是對生命融合的深刻理解。
這些融合而來的意識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靈感。
我們根據這些靈感,研制出了“音樂能量發(fā)生器”,它能將特定頻率的音樂轉化為強大的能源;還有“生命共生護盾”,這是一種基于人類與其他生命和諧共生理念制造的護盾,它不僅能抵御外來攻擊,還能自我修復和進化。
但我們也發(fā)現,意識融合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。
部分團隊成員出現了時空認知混亂的情況,分不清自己原本所在的時空和融合意識中的時空。
我們不得不又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