狠地擦干凈眼淚,在蟠龍寺的十幾年教會她的第一件事,就是眼淚沒有用。
柜子里還收著一些碎銀子,都是自己日常上山砍柴時順道撿的山貨換來的花銷。
村里的住戶可憐她在山上無依無靠,還要做種種粗活,每次進山尋貨總是愿意帶上許倚云。
托他們的福,許倚云學會了不少生活技能,嘴皮子也在下山換貨的經歷里練得賊溜。
生死攸關的時候,什么高門貴女的面子都是放得下來的。
許倚云看著自己每個手關節(jié)上的老繭,覺得冬天手上長滿的凍瘡似乎還在,那種整夜整夜折磨自己的痛癢難當似乎還沒有過去。
不過算了,許倚云無所謂地笑了笑,總算是熬過去了。
小小的包裹里再裝上兩身日常能穿的衣服,都是許府守歲的時候按照份例送上來的留仙長裙,都己經不是京都時興的面料和花樣了。
許倚云也不嫌棄,拿出衣身來換上。
將身上的長袍疊好整齊的放進小布包里。
想起來還有一件要事,許倚云拿出紙筆,匆匆寫了一封信,小心地卷好。
推開窗戶,廊下和麻雀蹲在一塊吱吱喳喳地白鴿看到她,落了下來。
許倚云將剛寫好的信綁在白鴿的腿上,輕輕拍了拍它的腦袋。
白鴿用嘴碰了碰許倚云的指尖,拍打著翅膀飛上了藍天。
它知道自己要飛去哪里。
想到壓在包裹里的金玉首飾,許倚云嘆了口氣,不知道以后還能不能再見到他了。
還有要緊的事沒告訴他呢。
許倚云有些遺憾。
“李嬤嬤,我去跟一個師傅道個別?!?/p>
許倚云說完也不看李嬤嬤不滿的臉色,拿著一個素錦的小包就往蟠龍寺最西邊的靜心苑而去。
那是整個蟠龍寺最清凈的地方,平時鮮少有人往這里來。
許倚云卻像是走慣了的,輕車熟路地推開禪房木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