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操耳!
我看劉玄德不會久困于新野,早晚必將飛龍在天?!?/p>
諸葛亮有些感慨:“我也有所耳聞,劉玄德屢敗屢戰(zhàn),又得眾人相隨,只是人得其命,不得其時?。?/p>
無立足之地,何以縱橫天下?”
陳召覺得古怪,這話與司馬徽說諸葛亮,有些類似,如今,卻被諸葛亮拿來說劉備。
命也?
時也?
左思右想,不得要領,把心一橫,干脆首接問道:“孔明兄,若劉玄德,能以軍師之職待你,你可愿前往投之?”
“阿召,你是劉玄德的人?”
諸葛亮不答反問。
“此前兩番重病垂死,均得他所設的義舍救治,于我個人有大恩,愿在他治下求生,也算是他的人!”
陳召這話,沒有摻半分假,原主年幼時,在安喜一次,不久前重生時,在新野又一次。
“原來如此!”
諸葛亮會心一笑,輕輕頷首,思考片刻回道:“若是果然能如此,或許可以試一試,此舉雖說是逆天而為,也并非全無機遇,以我觀之,天下尚有可立足之處?!?/p>
那雙出神的眼中,溢出振奮光彩,只不過馬上又從眼中消散,看不見蹤影。
陳召見狀,連忙問道:“這有什么不妥嗎?”
“時不待人啊!
想元首在彼,歷經六年才做到軍師,我一介白身,怎能有此機遇?”
陳召聽罷,想起這事。
還真是這樣,徐庶也是胸懷韜略,智計超群之人,六年前鬧市自薦,如今才堪堪為軍師。
即便諸葛亮再厲害,也需要一個展示的過程,如今離曹軍南下,滿打滿算不過半年時間,如何能夠代替他?
再說,徐庶與諸葛亮本就是好友,六年沒有推薦他,這中間有沒有彎彎繞,陳召不知道。
想到日后兩人的各自歸宿,陳召心念一動,問諸葛亮道:“在新野時,曾聽過徐元首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