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,一人一個?!?/p>
“咱們知青點沒有一點菜啦?”
李秀娟白了林志強一眼,“你還知道沒有菜吃了?”
梨樹溝第一頓集體生活,每人一碗苞米糊糊,一個苞米窩頭。
沒有一根青菜,沒有一點油花。
新來的八個知青,看著六個老知青一手粗瓷大碗,一手帶著指痕的窩頭,喝著面糊糊的呼嚕聲,傳出很遠。
每一個人都在大快朵頤,這些后世看來讓人難以下咽的食物,讓人看著難免唏噓不己。
孫增福、馬菲菲、張繼成、李秀娟,幾個衣著光鮮明顯家庭條件較好的知青,看著這樣的生活條件,都苦著一張臉,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,李玲會、陳文娟、劉鑫生,也是面面相覷,難以置信。
“革命不是請客吃飯,不是做文章,不是繪畫繡花?!?/p>
這一條語錄,是當年每一次批判大會上,年輕少壯的造反派,準備對批判對象首接動手的前奏。
曾經(jīng)聽一個當年的“右派分子”恢復職務后,回憶自己的過去時說道:“每當聽到造反派開始背誦這一條語錄,就忍不住雙股顫顫,幾近暈倒在地?!?/p>
要是每天都是這樣的艱苦到貧困潦倒的生活狀況,以后這樣的苦日子,下鄉(xiāng)插隊落戶的知青們,可有得煎熬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