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
23
章九霄殿
皇宮,九霄殿上。
肅明帝正和蕭乘淵商議北疆之事。
肅明帝道:金赤日王愿意歸降我大燕,但是,他要封地和糧食,朕還未將此事告知眾臣,想先問問淵兒你的看法。
蕭乘淵回道:金赤日王是北狄王庭的猛將,與北狄內庭多方勢力勾結,若他愿歸降大燕,可在南面領地作為他居所,那邊適合養(yǎng)牛羊,種植谷類。
其余勢力看到金赤日王在我大燕的待遇,必定會卸繳兵器追隨。
臣的看法時,接納愿降者,不降之人,打到他們服為止,讓北狄人民見識我大燕的大國之風與威嚴。
肅明帝對這樣的回答很滿意。
可一想到太后那邊,肅明帝便暗暗皺起了眉頭。
他是被太后從九子中推上帝位的庶出,初為國君頭十年,國政之事一切交由太后打理。
他費了很大的精力才慢慢割掉太后黨,只是太后霸權太久,勢力繁枝葉茂,想一下子奪權主張,卻并非易事。
歷朝來,太后掌控權很大。
接不接納金赤日王,還要過問太后的意思。
如若太后黨派不同意,那便是阻礙。
打了那么久,百姓累,士兵疲,財力耗損巨大。
內政內憂,外敵外患。
當務之急,肅明帝還是想先解決內黨問題。
朕先前探過太后的口風。
蕭乘淵問道:太后娘娘如何說
不可驕縱這些北狄人。
意思很明顯,可降,但不接受封地賞賜。
你入我大燕,便要以百姓身份留下,可以給你地種糧食,但要處處受制。
說白了......
便是按奴制收入大燕。
蕭乘淵說:太后娘娘所言,也并無問題,北狄人確實不能驕縱。
乘淵。肅明帝深吸了一口氣,深深皺緊眉:太后娘娘的意思,是讓這些北狄人入我大燕當奴役。
蕭乘淵一日啞口無言。
肅明帝說:朕的意思是,他們若降,朕便給他大燕子民的身份,安排他們住所,給他們田地種糧,讓他們融入我大燕的風土,跟大燕百姓一樣安居樂業(yè),太后是想......拿下金赤日王的頭顱,震懾北狄王庭,已經(jīng)打了十五年了,朕......
他說到最后,止住了言語。
他雖有猛將在手,可是戰(zhàn)爭只會讓百姓受苦,賦稅增重,民不聊生。
皇上,臣明白您的意思了。蕭乘淵支持肅明帝一切做法:年后回北疆,臣會親自見金赤日王,便按照皇上的意思談。
肅明帝很明顯的松了一口氣:對,先談下來再說,太后這里,朕會說服她。
對了。肅明帝話鋒一轉:平陽在長公主府拋繡球的事,朕已聽聞,你年紀也不小了,確實該娶妻了,祭天大典上,你可得給朕爭氣些,朕給你和平陽賜婚。
蕭乘淵抬手作揖,笑容綻開,道:是,臣勢在必得。
去吧,好好與親人相聚,吃個團圓飯。
蕭乘淵轉身走出九霄殿。
慈儀宮卻來人傳話:皇上,太后娘娘讓皇上中午一塊用膳。
朕這就去看看太后。
蕭乘淵剛從九霄殿出來,便看到尚云辭從另一個方向走來。
而那個方向,是去太后的慈儀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