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這洛陽城內(nèi)更甚,幾乎李載無論走到哪兒,自然會有人跳出來保護自己的安危。
洛陽皇城,李載一襲紫袍官衣,獨自走在進皇宮。
禁軍紛紛行禮讓路,路過的太監(jiān)和宮女跪地匍匐,不敢抬頭直視。
李載進入這皇宮,如入無人之境。
這倒是讓李載有些意外,畢竟曾經(jīng)明面上還是會被禁軍攔下,只是他們不會真的攔,可規(guī)矩上還是要走個過場。
可今日竟暢通得叫人難以理解。
“起來回話?!崩钶d冷冷看向面前跪地的太監(jiān)。
“小的不敢!”
“少廢話,起來,說,宮里發(fā)生什么事兒了?”
太監(jiān)依舊不敢起身,連抬頭都不敢,只是如實答道:“陛下下令,相國大人身系大梁,允您自由出入御書房拜見,不必請旨?!?/p>
雖然以前也不用,但那時進宮和現(xiàn)在不同,現(xiàn)在有蕭靈兒發(fā)話,自然名正言順得多。
李載稍加思索,想來是蕭靈兒想通了,隨即問道:“陛下在御書房嗎?”
“回相國大人,小的不敢打聽陛下行蹤,這事兒只有陳公公知道?!?/p>
“那算了,本相認得路,退下吧!”
來御書房也算是熟門熟路,所以只是這一次更加順遂。
推開那個熟悉的房門,和從前并無兩樣。
幽幽檀香傳來,不遠處的桌椅上,擺放著普洱,一把瑤琴橫在御書房的書架之上,不遠處的書桌前,擺滿了奏折。
今日是為了來見蕭靈兒,李載并不想去理會那些讓人頭疼的奏折。
可獨自坐到了書桌前時,還是不免看到了那些奏章的內(nèi)容,多數(shù)是參自己的,還有一些是關(guān)于戰(zhàn)后事宜的安排。
看著看著,不知不覺就批改了起來,不自覺就到了黃昏時。
老太監(jiān)陳朔帶著茶水和點心來到御書房,“拜見相國,老奴準備了些茶水點心,還請相國用膳?!?/p>
“陛下呢?”
“陛下今日有事,無法見相國,陛下說,若是相國累了,命老奴親自送相國出宮?!?/p>
聽聞此言,李載皺起眉頭,心想這蕭靈兒到底玩的哪一出?
不是她急著要和自己聯(lián)手嗎?這個時候,她應(yīng)該待著御書房獨自著急才對。
敢情這是把自己當成免費苦力了???
“算了,這么多奏章今日可看不完,對了,陳公公,君臣有別,批改過的奏章先讓陛下親自過目后再送去內(nèi)閣?!?/p>
自打內(nèi)閣取代了尚書臺之后,其實皇帝要做的事兒也不多,本來這些事兒也該身為首輔的李載來做。
只是蕭靈兒剛登基的時候,一直想著政由己出,所以奏章必須自己親自批改,這才讓內(nèi)閣沒有運轉(zhuǎn)起來。
其實內(nèi)閣是一個能讓皇帝極其省事兒的機構(gòu),就像明代某位皇帝,多年不上朝,可朝廷依舊能有序運轉(zhuǎn)。
“相國這是要出宮回府了嗎?”
“嗯,累了,今日早些休息?!?/p>
“相國大人,太后那邊想見您一面,不知......”
“都這個時辰了,合規(guī)矩嗎?”李載故意這般問道,其實規(guī)矩對他而言,本就沒有什么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