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桂州向北:黃巢的算盤】
廣明元年正月,桂州的天氣濕冷,但黃巢的心里燒著一團火。
這位早年考不上進士的私鹽販子,此時手里攥著十幾萬大軍。他站在湘江邊,望了望北邊——潭州(長沙)的城墻就在三百里外。唐廷那幫老爺們大概還在長安烤火呢,哪會想到這南蠻之地能冒出個要掀翻龍椅的主兒?
果然,潭州守軍一觸即潰。黃巢進城時,特意讓人把唐朝刺史李系的官袍掛在城樓上,底下壓了張紙,歪歪扭扭寫著:“落的膝蓋】
十一月,洛陽城頭換了大旗。
河南尹劉允章跪得比誰都快。這老頭是忠烈之后(其伯父劉晏乃唐代名臣),但黃巢軍剛到城下,他就帶著全城官吏出迎三十里。史書記載:“巢軍入洛陽,市不改肆?!薄B菜市場都沒歇業(yè)。
有書生在城門貼了首詩:“自從大駕去奔西,貴落深坑賤出泥?!秉S巢看了哈哈大笑,轉(zhuǎn)頭問朱溫:“這詩該賞多少貫?”朱溫答:“賞他個縣令做!”
【潼關笑話:張承范的演技】
十二月初五,潼關守將張承范在寒風中罵娘。
朝廷派給他兩千神策軍,一半是長安城里的紈绔子弟,兵器都扛不動。黃巢軍黑壓壓沖上來時,有個小兵嚇得尿褲子:“不是說領了軍餉能回家娶媳婦嗎?”
張承范倒是條漢子,帶著親兵死守到箭矢用盡。最后關頭,他砍斷帥旗往黃河里一跳——結果被撈上來時,發(fā)現(xiàn)這哥們抱著塊木板漂了十里。后來《資治通鑒》寫他“潰圍走”,倒是給朝廷留了點面子。
【皇帝跑路:田令孜的包裹】
潼關陷落當晚,田令孜踹開了僖宗的寢宮。
小皇帝正抱著他最愛的玉鵝睡覺呢,迷迷糊糊就被塞進馬車。田公公不愧是老江湖,跑路不忘帶上玉璽和十車金銀。走到駱谷關時,守將跪著要圣旨,田令孜直接甩鞭子:“圣駕在此!你要抗旨?”
長安城里的王爺們就沒這運氣了。黃巢入城第二天,起義軍在朱雀大街支起大鍋,把李唐宗室挨個涮了——史稱“洗王”。
【大齊開張:含元殿的土味登基】
十二月十三,黃巢踩著唐玄宗的龍椅遺址進了含元殿。
這哥們當過幾天小吏,倒還知道走流程。先讓尚讓宣讀檄文:“黃王起兵,本為百姓!”底下有個老農(nóng)嘀咕:“俺們村的王保長也這么說”
年號“金統(tǒng)”是找算命先生起的,龍袍是拿長安西市最好的綢緞現(xiàn)趕的。有部下提議殺幾個唐官祭天,黃巢擺擺手:“不急,等過年再說?!薄蟾艣]想到,自己這皇位只能坐到明年端午。
【成都風云:拓跋思恭的買賣】
月底,唐僖宗在成都哭鼻子。
田令孜給他出主意:“陛下,咱們找藩鎮(zhèn)勤王啊!”于是黨項人拓跋思恭收到圣旨時,差點笑出聲——這蠻子正愁沒借口擴張地盤呢。
蕃漢聯(lián)軍還沒開拔,朝廷的封賞先到了:夏州節(jié)度使、賜姓李、封夏國公。拓跋思恭跪接圣旨時,心里算盤打得噼啪響:“李思恭?這名字可比拓跋思恭氣派多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