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漸沉,梅香如霧。逍遙與周琰穿過落英繽紛的小徑,來到后山一座六角亭中。石桌上早已備好清茶,茶煙裊裊間,逍遙開門見山:
"關(guān)于公主之事,現(xiàn)在可以說了吧?"
周琰執(zhí)壺斟茶,琥珀色的茶湯在白玉盞中漾開:"逍遙世子想必已聽說,公主因私自出宮,又擅自主持封城儀式,正遭百官彈劾。"
逍遙指尖輕叩案幾:"此事我有所耳聞。只是..."他抬眼直視周琰,"究竟何等利益,能讓滿朝文武不惜挑戰(zhàn)天威?"
周公子聞言,忽而大笑,笑聲在梅林間回蕩,驚起幾只棲鳥。
"逍遙子爵,為何一定要有大利益,才敢挑戰(zhàn)陛下的威嚴(yán)?"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,"縱有潑天富貴,也得有命享用才行。"
逍遙眉頭一皺:"此話怎講?"
周公子指尖輕點石案,聲音低沉:"此事根本不關(guān)乎什么利益——子爵可曾想過,這或許是......陛下授意?"
"陛下授意?"逍遙眸光一凝,"陛下為何要針對自己的女兒?"
周公子笑而不答,反問道:"逍遙子爵如此聰慧,不如猜猜看?"
逍遙皺眉沉思,將近日所得情報一一梳理,卻始終理不出頭緒。
周公子見狀,輕笑道:"逍遙公子一定還不知道另外一件事。"
"何事?"
"公子可知,東海倭寇從何而來?"
逍遙瞇起眼睛:"若我所料不差,應(yīng)是東瀛國暗中假扮。"
"正是。"周公子點頭,"那公子可又知道,如今東瀛使臣正在我大殷國?"他壓低聲音,"此次使臣進(jìn)京,為兩件事:其一,便是這倭寇之事——東瀛聲稱愿與我朝合作剿寇。"
"這不是賊喊捉賊?"逍遙冷笑一聲,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茶盞邊緣,"倭寇分明就是東瀛自己......"話音戛然而止,他瞳孔猛然收縮,"等等——"
盞中茶水突然泛起細(xì)微漣漪。
"所謂共剿倭寇是假,借機威脅才是真?"
周琰唇角微揚:"逍遙兄果然一點就透。"
"但這與公主何干?"逍遙瞇起眼睛,"除非......"
"不錯。"周琰突然壓低聲音,"其二,便是東瀛使臣此番進(jìn)京的真正目的......"他指尖在石案上重重一叩,"求娶太平公主。"
"咔嚓!"
逍遙手中的青瓷盞突然迸裂。周琰只覺一股凜冽殺氣撲面而來,抬眼望去。
對面那人方才還慵懶帶笑的眸子,此刻竟如寒潭凝冰,威嚴(yán)之感讓周琰后背瞬間滲出冷汗。他心頭劇震:這哪是什么閑散子爵?分明是......
逍遙深吸一口氣,周身凌厲的氣勢如潮水般退去。他松開攥緊的拳頭,掌心被瓷片割裂的傷口正滲著血珠。"是在下失禮了。"他低聲道,聲音已恢復(fù)往常的平靜。
周琰遞過一方雪白錦帕:"無妨。"待逍遙擦拭血跡后,他意味深長道:"現(xiàn)在,子爵應(yīng)該明白為何滿朝要針對公主了吧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