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(hù)眼關(guān)燈

第69章 (第1頁)

李慶志的成長,超出了她的預(yù)料。

而謝寧的出現(xiàn),更是徹底打亂了她所有的節(jié)奏和部署。

很快,就有太監(jiān)將筆墨紙硯,和一卷明黃色的圣旨恭恭敬敬地呈了上來。

李慶志走到案幾前,提起朱筆,沒有絲毫的猶豫,開始在圣旨上奮筆疾書。

他的字跡雖然還帶著幾分稚嫩,但筆鋒卻蒼勁有力,隱隱透著一股龍飛鳳舞的帝王之氣。

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靜靜地看著這一幕。

他們知道,自己正在見證歷史。

一段由一場(chǎng)驚世駭俗的文斗,而促成的皇家婚事,即將載入史冊(cè)。

謝寧站在一旁,看著那個(gè)正在為自己和李慶寧寫賜婚圣旨的小舅子,心中也是一陣感慨。

這小子,可以處。

有事兒他是真上啊。

李慶寧則靜靜地站在謝寧身邊,看著弟弟認(rèn)真的側(cè)臉,眼眶微微有些濕潤。

她知道,從這一刻起,她和謝寧的婚事,便已是板上釘釘,再也無人可以撼動(dòng)了。

很快,圣旨寫完。

李慶志放下筆,將其遞給了一旁的太監(jiān),道:“當(dāng)眾宣讀。”

太監(jiān)拿起那卷還帶著墨香的圣旨,而后高高舉起,用清朗的聲音當(dāng)眾宣讀道。

“奉天承運(yùn),皇帝詔曰:茲有長公主李慶寧,德才兼?zhèn)洌缟鳒毓?,乃朕之長姐,國之瑰寶?!?/p>

“定遠(yuǎn)侯世子謝寧,文韜武略,驚才絕艷,實(shí)乃人中之龍,國之棟梁。”

“二人郎才女貌,佳偶天成。朕心甚慰,特下此詔,賜婚于二人,擇日完婚。愿二人琴瑟和鳴,永結(jié)同心,共輔江山,以告慰先皇在天之靈。欽此!”

圣旨宣讀完畢。
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“長公主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!”

“謝世子大喜!”

御花園內(nèi),所有的王公貴族,文臣武將,宮女太監(jiān),齊刷刷地跪倒在地,高呼萬歲。

聲浪震天,響徹云霄。

相國府。

宇文月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的書房。

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,將自己一個(gè)人關(guān)在了房間里。

書房內(nèi),陳設(shè)雅致,書香四溢。

墻上掛著他引以為傲的字畫,書架上擺滿了價(jià)值連城的孤本典籍。

這里,曾經(jīng)是他最喜歡的地方,也是他所有驕傲的源泉。

但此刻,他看著這一切,只覺得無比的諷刺。

他走到書案前,看著上面那方上好的端硯,和那支陪伴了他十多年的紫毫毛筆,眼中,充滿了復(fù)雜的情緒。

他的腦海中不受控制地開始回放今天在御花園里發(fā)生的一切。

從一開始的自信滿滿,到被謝寧那句我喝茶就行激怒。

再到他嘔心瀝血作出的《秋游御苑》,被謝寧輕飄飄的一句就這,給貶得一文不值。

然后,就是那首足以震古爍今的詩。

“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?!?/p>

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?!?/p>

“竹喧歸浣女,蓮動(dòng)下漁舟?!?/p>

“隨意春芳歇,王孫自可留?!?/p>

宇文月不自覺地,將這首詩,輕聲地念了出來。

他甚至沒來及詢問這詩的名字,但每念一句,他的心就痛一分。

他終于明白了。

他和謝寧之間的差距,根本就不是技巧和辭藻的差距。

而是意境,是境界,是整個(gè)層次上的差距。

他的詩,是關(guān)在籠子里的金絲雀,雖然華麗,卻毫無靈魂。

『點(diǎn)此報(bào)錯(cuò)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