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(guān)燈

第113章 (第1頁)

“為啥不給油?”

“昨天拖賬,今天就該清清白白吃。”

屋里鍋熱著,湯咕嘟著,小錦鯉翻完賬冊,手一指:

“那行?!?/p>

“白湯一份,賬里寫著——清鍋認錯?!?/p>

李全愣了一下,笑了。

“記賬真能治人。”他說完,拿起木勺,去盛那鍋不加油的清湯了。

東宮那邊的宮人捧著那碗白湯,連頭都不敢抬,一路低著腰退回去。灶臺火還燒著,可鍋蓋再沒掀開,今天的湯,就這一碗。

李全站門邊,看著那群宮人一個接一個端走膳食,心里有點古怪,說不上是憋著笑還是打寒戰(zhàn)。

這東宮跪了一天,補了三文,換回來一碗不加油的白湯,說出去誰信?

可規(guī)矩就是規(guī)矩。

太子再怎么是皇上的兒子,鍋不認人,只認賬。

鍋是太后的,飯是認賬排隊來的,這點不清楚,那就的餓著。

小錦鯉沒說話,她在屋里頭又批了幾份東廠送來的鹽道附折,最后一頁,是鹽銀周轉(zhuǎn)延遲的名錄。

她筆一勾,把“漕西二線”三字圈了,旁邊只寫了一個“查”字。

李全湊上來看了一眼:“娘娘,這‘漕西二線’是不是江北那邊的道?”

“對?!?/p>

“那邊膳銀遲了三日了?!?/p>

“戶部那邊說是運路卡了?!?/p>

“卡在哪?”

“賬沒批出來?!?/p>

她翻了頁:“不批的賬,銀不算,銀不算,飯不發(fā)?!?/p>

“東廠那邊今兒傍晚會送新查折來?!?/p>

“讓他們先查運路,再查賬房,再查人頭。”

李全點頭,腿都快麻了。他現(xiàn)在是真知道慈安宮這鍋,不光是燉飯的,這是真燉人心。

飯不多說,話也不多說,都是賬里寫的清清楚楚,誰吃了誰記著,誰餓了也的認。

到了午后,戶部那邊有了動靜,東廠回來稟,說江北漕道那個總催司跑了,連夜坐船南下,說是家中老母病危。

李全聽的一腦門汗:“他敢跑?”

小錦鯉沒回頭,只翻了桌上那本賬冊,把“漕西二線總催司”那一行名字旁邊,紅筆一劃——

【逃銀】

“寫上,查人,扣他原省膳銀十倍?!?/p>

“再寫一封銀令給南運總署,讓他們封他那戶庫銀,限三日內(nèi)人回,否則記‘逃膳不歸’,抄家?!?/p>

“哦對了?!?/p>

“附一句:跑賬者,餓鄉(xiāng)不赦。”

李全聽完愣住了:“娘娘,餓餓鄉(xiāng)?”

“他是漕道官,斷的不是他自己飯,是一路的銀。”

“這不是拖賬,是奪命。”

“人先帶回來,飯我還不給他?!?/p>

她語氣不快不慢,和早上翻賬時一模一樣,可李全聽著就是渾身發(fā)冷。

鍋不是只管一口人的。

鍋要是停了,一省都的餓著。

這是賬的命。

她寫完最后一筆,收了那張折子,順手扔進火盆燒了,灰飛的滿屋都是,她伸手一拍,灰落在袖子上,她也不拍,轉(zhuǎn)頭問了一句:

“東宮那邊吃了?”

“吃了?!崩钊皖^。

“吃完說啥了?”

“說說湯好。”

“真的?”

“是真的。”李全低著頭有點忍不住笑,“可他那勺一口撈出來,全是豆腐渣。”

“那就對了?!?/p>

“白湯吃不出味,記賬才記的清?!?/p>

她站起來,去了鍋邊,把鍋蓋掀開一角,看了眼湯底。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