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全瞥他一眼,干巴巴地回了一句:“賬來的晚,就只能吃的晚?!?/p>
“鍋是太后的,規(guī)矩也是?!?/p>
“你們東宮的臉不是靠站著的,是靠交賬排的。”
“今兒能吃上,就是太后寬厚,換別人早給你們鍋扣腦袋上了?!?/p>
那小太監(jiān)聽完,嘴角抽了抽,愣是沒敢回嘴。
“你家殿下還想吃明天的,記的把銀準時送到,別再折騰我貼一張‘逃膳不續(xù)’。”
李全甩下一句,轉身就走。
慈安宮門口,人沒散,但沒人敢再鬧。
日頭下去,風一吹,膳榜上的那張紙啪啪作響。
東宮跪了一天,好不容易換一碗白湯,換來一張排位的折子,是地方送來的補銀單。
她翻的慢,每一頁都拿筆在邊角添字,圈錯、劃減、批錯名一條一條落的死清。
李全憋了半天,小聲開口:“娘娘,明兒東宮的湯,是不是照例不加油?”
她手里的筆頓了一下。
“給。”
“但不加肉?!?/p>
“銀補全了,不算拖,但規(guī)矩沒錯?!?/p>
“他們認賬是為了吃飯,不是為了抹賬?!?/p>
李全點頭,心里忍不住暗罵東宮那幫人命賤,前頭餓著不認,后頭賠了銀子又賠了臉,還吃不著肉。
不過這規(guī)矩確實死,沒人敢亂說。
鍋,是最能教人規(guī)矩的地方。
雞湯再香,沒交銀子,也的看著鍋咕嘟。
李全翻出明日排膳冊,看了眼上頭順序:
老太皇太后、翊坤宮、東宮、御前空、內務空、三司空。
他咂咂嘴,小聲問:“娘娘,御前那位是不是徹底不歸位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