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?!?/p>
“他想多吃,就的多排?!?/p>
“不是多塞?!?/p>
“我們鍋大,不怕他餓,但怕他亂?!?/p>
“膳位沒他爺?shù)那灏?,他銀再多也不配加肉。”
她說完,起身走到灶臺前。
鍋里的湯已經(jīng)騰了起來,表層那一撮浮沫她沒撈,只拿鍋鏟輕輕一撥,轉(zhuǎn)了個小圈。
“這湯要是變味了,鍋也的換。”
“人不能拿鍋當(dāng)口袋,塞什么吃什么。”
李全點點頭,小心把剩下的那封信疊起來,壓在賬冊下。
“我一會兒讓東廠把信帶回去?!?/p>
“回話要緊嗎?”
“別急?!?/p>
小錦鯉指了指鍋蓋。
“等他餓一頓?!?/p>
“這頓,不給?!?/p>
“下一頓,他就知道——飯不是銀換的,是命認(rèn)的?!?/p>
“他一旦動了賄膳的心,哪怕給我燒十座庫房,也吃不上一口雞湯。”
李全愣了愣,小聲嘟囔一句:“他不是挺老實了這幾天嘛?”
“老實是因為餓?!?/p>
“但他不怕餓了,就又想抄近道。”
她說的清清楚楚,鍋底的湯還滾著,一泡一泡的翻。
這灶房里,從來不怕人餓,只怕人不認(rèn)。
李全退了一步,正要去貼午后補榜,就見宮門口那邊又有動靜了。
東廠的人帶著幾位巡察小吏,拖了兩口木箱進來,一口寫著“江南道補銀”,一口寫著“湘東鹽折”。
都是上旬拖賬的地方,現(xiàn)在趕著補過來。
李全心說這倒好,全天下的人都餓怕了,銀子送的比飯還快。
小錦鯉看了眼那兩箱,挑眉:“打開?!?/p>
東廠的人咔噠一聲把箱蓋撬開,里頭銀票封的整整齊齊,賬折也附著,是南庫調(diào)來的。
她翻了一遍,對上總賬,點頭:“這批歸膳賬?!?/p>
“寫‘三日緩補’,退位一輪。”
“補的慢,就的吃的慢。”
“讓江南那邊的人下個月別再磨蹭?!?/p>
“鍋不給欠賬人預(yù)留?!?/p>
李全趕緊記下。
天光轉(zhuǎn)西,慈安宮的火還在燒,鍋沒關(guān),鍋邊的榜貼了三輪,從老太皇太后一直排到東廠巡哨。
每人都吃上了。
就東宮那碗,空著沒發(fā)。
李全又貼了一張小告示:
【東宮:嘗試?yán)@賬送私銀,今午扣膳一頓,明日退至,才敢開口報人名。
小錦鯉坐在帳桌前,一本一本地翻當(dāng)月膳賬,翻的極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