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話一出,人群忽地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。
很快,士兵們都一臉狂喜笑了起來。
“好好像還真是有這么個先例!”
“沒錯,我突然想起來,家父正是當年,為那名秀才簽下血書的擔保者之一!”
“對,只要能有千人擔保,許公子就不用死了!”
聽到這話,趙玉明大喜過望,幾步來到了蘇忠烈面前。
“老將軍,您都聽到了嗎?”
“快快把刀放下,許公子有救了!”
蘇忠烈將信將疑放下刀。
血書為證,人頭擔保?
這事他也曾有所耳聞。
雖說蘇忠烈萬分相信許清勉,可這畢竟攸關(guān)生死性命。
即便邊軍將士們無懼,愿意寫下血書,拿人頭替許清勉做擔保。
那些百姓呢?
他們沒有任何義務(wù),冒著“同罪”的風險,替許清勉這么做。
也就是說,在蘇忠烈心中,就算此法可行,他估摸著也只有邊軍八百人數(shù),又去哪里湊夠一千人?
而另一邊的吳天雄等人,臉色很不好看。
他們怎么都沒想到,陳永寧會突然想到這么個辦法。
“吳少、洪老,咱咱們怎么辦?”
“難道,還真讓他們拿此法,保那許清勉不成?”
趙春和作為縣令,也是名義上對許清勉判處死刑的負責人。
他為官這么些年,哪經(jīng)歷過這種事,一時間慌了神。
聞言,洪定欽沒好氣怒瞪一眼過去。
“還能怎么辦?!”
“你沒聽陳永寧說嗎,這是先皇在世時都曾有過的先例!”
“你我若是不照辦,這群不要命的邊軍瘋起來會做什么,你他媽還不清楚嗎?!”
趙春和被罵的狗血淋頭,低著頭敢怒不敢言。
吳天雄雖也有些緊張,可他卻跟蘇忠烈心頭所想一樣。
這確實是個不錯的緩解之法,卻有個不小的弊端!
那便是邊軍人數(shù)不足,除了這八百人,最起碼還得要兩百名百姓,愿意冒著生命危險,替許清勉擔保!
在吳天雄看來,這些百姓之前之所以那么好騙,被自己等人牽著鼻子走。
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光明正義,而是因為他們身為屁民,天生就喜歡湊熱鬧。
即便許清勉在民間名聲不錯,又有蘇忠烈曾經(jīng)的輝煌過往加持,他們也絕不能做出這么大的犧牲!
心里有了底氣,吳天雄連忙給趙春和下了命令。
“趙縣令,既然他們還不死心,那便給他們一個機會!”
“我就不信那些貪生怕死的屁民,會這么偉大,為了一個與自身無關(guān)的人,拿人頭替他擔保!”
“我倒要看看,這個老不死的上哪里去湊夠這一千人!”
見吳天雄都這么說了,趙春和只能依言照辦。
不過,他卻沒有吳天雄這樣的自信。
直覺告訴他,以這群百姓對蘇忠烈的敬仰與共情來看,擔保之人別說一千人了,恐怕翻一倍都有余!
心里雖這樣不安想著,趙春和卻不敢當面講出來。
很快,趙春和便忐忑著讓手下衙役,負責收集此次血書擔保人數(shù)。
其做法也很簡單,只需要在一張偌大的白布上,以指尖血按下手印即可。
經(jīng)過長達兩個時辰的收集后,事實果真向著趙春和所想的方向發(fā)展了。
當衙役抬著那張布滿了血手印的白布,回到衙門口時,他們的臉色變的極為難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