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伸出自己的手,叫眾人看清楚她瘦骨嶙峋的胳膊,長滿老繭的手。
“要是真像我婆婆說的那樣,把我當(dāng)自家親閨女疼,不讓我干一點活兒,那為啥我婆婆和我小姑子面色紅潤,生得很富態(tài),我卻瘦得跟一根草似的?我手上的老繭子又是從哪兒來的?”
謊話能騙得了人,可手上的老繭子卻騙不了人。
眾人都是干過農(nóng)活的莊稼人,知道銀寶手上的老繭子意味著什么。
這么年輕的小姑娘,就滿手老繭子,一看便知道這小姑娘是成日干活兒的勤快人。
村里也有童養(yǎng)媳,眾人都知道童養(yǎng)媳過的是什么日子。
有良心的人,把童養(yǎng)媳還當(dāng)個人看,心狠一點的,就把童養(yǎng)媳當(dāng)牲口使喚。
說什么當(dāng)親閨女,誰信哪。
這世上能把兒媳婦當(dāng)親閨女的婆婆可沒多少個。
買席子的大叔臉色很不好看。
他哼了一聲,依舊不相信銀寶說的話。
“過幾日,我親自去你家,我倒要看看,是你婆婆在說謊,還是你這小娘子在撒謊騙人!”
銀寶也不想繼續(xù)和大叔爭辯。
她擠出人群,去豬肉攤上買了兩斤五花肉,本來想去崔家的,誰知道半路上卻遇見一個人。
“誒,小娘子,你是不是崔家小哥兒新娶的媳婦兒?”
說話的是張大娘。
崔邕有事,就把小玥養(yǎng)在張大娘家中,張大娘跟崔邕父女倆的關(guān)系都不錯。
前些日子,崔邕趕著大車,送銀寶回娘家,在石溝屯村口遇到一群說閑話的婦人,其中就有張大娘。
其他人過后就把這件事給忘了,聽聞崔邕還在托媒人說媳婦兒,就尋思著那日的小娘子怕不是個正經(jīng)人,眾人都懼怕崔邕的名聲,也不敢說崔邕的閑話。
張大娘卻記著這件事,還問過小玥,小玥只說是她姨,張大娘再問不出別的來了。
那日銀寶低著頭,張大娘也沒看仔細(xì)臉,只覺得面前的小娘子很像崔邕那日帶著的小娘子,就多嘴問了一句。
銀寶心虛,被張大娘這么一問,越發(fā)慌張。
好在周遭沒啥人,她不怕叫人知道。
“大娘,你認(rèn)錯人了,我婆家是壩上村的。”
被張大娘一打岔,銀寶就不好再去崔家,只得拎著豬肉往自家走。
經(jīng)過村口的土地廟,看見小黑子一行人還沒走,銀寶便知道劉香秀的活兒還沒干完。
她沒做停留,回家先和面剁餡兒,捏了四十個餃子,剩下的做包子。
等把包子蒸熟,又燒上了熱水,銀寶才提著做好的包子,去了村口的土地廟。
“二狗哥,這兩日你們辛苦了,我做了點包子,你拿去跟大伙分一分,一人倆包子,大家可都別嫌棄?!?/p>
大肉包子香噴噴,誰會嫌棄?
眾人都樂呵呵地過來吃包子,對銀寶自然贊不絕口。
剛燒好水,正忍著惡心給徐翠花清理臟污的劉香秀,見眾人都在夸銀寶,氣得咬牙切齒。
“周銀寶,你憑啥拿我們家的錢,請一群漢子吃包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