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(hù)眼關(guān)燈

第836章 收成保底,農(nóng)民積極 (第1頁)

然而,坐在下首的阿提拉卻微微蹙起了眉頭。

他放下茶杯,沉吟道:“岳父大人,小婿以為……事情恐怕沒這么簡單。劉盈此人,心思深沉,絕非無的放矢之輩。他付出如此代價收回土地,又興師動眾研究新法,絕不會只是為了折騰?!?/p>

“此間……定有蹊蹺,其所圖恐怕甚大。”

酈商不以為然地笑了笑,“賢婿多慮了。農(nóng)耕之事,自古如此,還能變出花來?陛下或許是受了些墨家、農(nóng)家的蠱惑罷了。”

阿提拉沒有再多說,但眼底的疑慮卻更深了。

他本能地感覺到,劉盈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,而這盤棋,很可能威脅到他深藏的計劃。

——

與功侯們的“滿意”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劉盈農(nóng)業(yè)新政在民間遭遇的冷遇與阻力。

土地被收歸國有后,朝廷頒布政令,將這些土地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自耕農(nóng),并宣布將推廣使用新的肥料以增加產(chǎn)量。

在劉盈看來,這是給予百姓莫大的恩惠。

然而,現(xiàn)實卻給了他當(dāng)頭一棒。

大部分被分配土地的農(nóng)民,反應(yīng)并不熱烈,甚至充滿疑慮和抵觸。

“自負(fù)盈虧?老天爺不賞飯,一年辛苦可能全打水漂,這誰敢接手?”

“朝廷給的肥料?聞著味道就怪!石灰往地里撒?那不是燒苗嗎!鹽鹵?那是制鹽的下腳料,有毒的吧!”

“祖祖輩輩都沒用過這些東西,誰知道用了會不會把地給毀了?到時候找誰說理去?”

“官府說的話,能全信嗎?萬一收了糧食,他們又找借口多征怎么辦?”

千百年來形成的耕作習(xí)慣和對于未知事物的天然恐懼,以及對于官府一定程度的不信任,使得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在推廣初期舉步維艱。

許多農(nóng)民寧愿去租種地主家的地,或者干脆去做雇工,也不愿意接手這看似“前途未卜”的官田。

大片本應(yīng)郁郁蔥蔥的土地,竟然面臨著無人耕種的尷尬局面!

消息傳回長安,左丞相陳平氣得在值房內(nèi)拍案而起,花白的胡子都翹了起來。

“愚昧!無知!陛下殫精竭慮,研制新法,分田于民,皆為爾等著想!爾等竟如此不識好歹,疑神疑鬼!真是氣煞老夫!”

他轉(zhuǎn)向劉盈,激動地道:“陛下,此等愚民,不識抬舉!不如強(qiáng)行攤派,若敢不從,以律法懲處!看他們還敢不敢抗拒皇命!”

——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