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    護眼關(guān)燈

第76章 三十煉法,效率倍增3 (第1頁)

阿硯教新弟子折疊鋼坯,墨剛打坯,墨影修機器,木石磨刀,連蘇師兄都找到事做。

他忍不住對跟在身后的墨嚴道:

“你看這丫頭,不僅手藝好,還能把大家的心擰到一塊,比我年輕時強多了。”

他年輕時總覺得手藝好就行,不屑于跟人搭伙,現(xiàn)在才明白,眾人拾柴火焰高。

墨嚴笑著點頭:

“巨子早就說過,阿硯匠士有大才,能讓墨家的技藝更上一層樓。您看她把‘三十煉’改良得這么好,既保質(zhì)量又提效率,這就是本事。”

夕陽西下時,第一百把鐮刀終于完工了。

竹架上堆不下,就擺在地上,像片銀色的小森林。

硯看著這堆“成果”,突然覺得手臂都抬不起來了,酸得像不是自己的。

石陀趕緊走過來,幫她揉著肩膀,動作輕得像怕碰壞了瓷器。

“明天就能把這些鐮都送到村民手里。”

阿硯的聲音帶著疲憊,卻難掩笑意,“等搶收完,我們再改進疊鑄法,把范型的榫卯改得更巧些,爭取以后造的農(nóng)具更耐用。”

石陀點點頭,目光落在她手里的“看家錘”上。

錘頭的“守正”二字在夕陽下閃著光,像是活了過來。

他突然明白,木公傳錘給阿硯,不光是因為她手藝好——

更因為她守住了墨家“兼愛”的初心,把村民的難處當(dāng)成自己的事,把弟子們擰成一股繩。

這或許就是“守正”的真正含義:

守得住規(guī)矩,正得了人心。

暮色漫進鍛鐵坊時,遠處傳來村民們的歡笑聲,夾雜著“唰唰”的割稻聲。

阿硯靠在鐵砧上,聽著這聲音,突然覺得渾身的累都值了。

她知道,這些鐮刀不僅能搶回糧食,更能讓村民們在災(zāi)年里看到希望——

就像這鍛鐵坊里的火,只要燒著,就暖著人心。

搶收的第三天清晨,韓地的天空終于掙脫了蝗蟲織就的黃網(wǎng),露出湛藍的底色,像塊被洗干凈的藍布。

蝗蟲群不知去向,只剩下田埂上厚厚的一層蟲尸,踩上去“咔嚓”作響,像鋪了層脆餅。

阿硯帶著最后一批新鐮趕到村里時,遠遠就聽見“唰唰”的割稻聲,混著村民們的笑鬧,像支熱鬧的歌謠。

村口的曬谷場上,村民們揮舞著墨家造的新鐮,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堆成了小山,連梳著總角的孩童都在幫忙捆稻稈,小手被稻葉割出紅痕也不在意,臉上沾著泥卻笑得露出豁牙。

“阿硯匠士!”

村長老遠就拄著拐杖迎上來,他的嗓子啞得像被砂紙磨過,顯然是這三天喊得太兇,“多虧了你們的新鐮,我們把剩下的糧食全收回來了!”

他指著場院里最高的那堆谷,稻穗飽滿得壓彎了秸稈,“這是給你們留的,夠墨家吃一個月了!”

阿硯看著那座金燦燦的谷堆,陽光灑在稻穗上,泛著細碎的光,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流,比火爐的溫度還暖。

“村長太客氣了,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?!?/p>

『點此報錯』『加入書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