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趙銘的正牌女友,李秋瑤當然知道趙銘和郭家合作的事情,這個金魚龍的品牌,就是兩者合作的開始。
趙銘壓低了聲音道:“只能說胖子那家伙青出于藍了,看來他天生就適合干這一行。
”
趙銘聳了聳肩。
借用不知道哪里編來的什么專家的名頭,隨意說一些聳人聽聞的話,這在后世自媒體行業(yè)火爆的時候,早就遍地都是,習以為常了。
不過在這個年代,這樣的營銷手段,卻是遠超時代的。
普通百姓看到報道上的“專家”說得煞有介事,哪里會有什么分辨能力。
專家都這么說了,咱能不信嗎?
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原則,這樣的文章,很快就在民間傳播開來。
而趙銘是最清楚這種輿論傳播的威力的。
“現(xiàn)在看來,當初說三年內能讓金魚龍品牌鋪滿全國,轉虧為盈,還是我目光短淺了些。
”
趙銘壓低了聲音,湊到李秋瑤耳邊說道,“看這種情況下去,頂多兩年,糧油市場就被金魚龍打個稀巴爛了。
”
李秋瑤白了他一眼,笑道:“那還不是你在背后推波助瀾?說實話,我也沒有想到,胖子他們搞的那個水軍,居然有這么大的能量。
”
李秋瑤也頗有幾分佩服和心有余悸的說道:“沒想到輿論這東西,在你的手里,還能變成武器。
”
“阿銘,你是怎么想到的,太不可思議了。
”
這種跨時代的運營手段,哪怕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,要想成功構建出這樣的想法并且付諸實踐,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。
可趙銘呢,他仿佛早就知道了這樣去做可以成功一般,一手從創(chuàng)立到見到成效,簡直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。
他好似從來都不考慮會失敗的問題,他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必將成功!
李秋瑤深深的看了身邊男人一眼,按下心弦,或許這就是這男人獨特而又迷人的魅力吧。
“用腦袋想出來的咯。
”
趙銘笑了笑,沒有解釋,也不需要解釋。
“對了,阿銘,有件事情我得和你說一下。
”
李秋瑤笑著,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,突然笑容僵住,神情嚴肅起來。
“有什么事吃完飯再說吧。
”
趙銘笑了笑,用一種安心的眼神,握了握李秋瑤的手背。
看這妮子的表情,他已經(jīng)猜到了李秋瑤要跟自己說什么事了。
想必就是有人假冒自己在平江市融資的事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