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建明倒好,把價格的上線定在了二百三十萬,如果真是用這個價格成交的話,和市里最初想象的九十萬價格相比,這塊地足足多賺了將近三個億。
三個億是什么概念?
如果這塊地總投資在七個億左右,就按目前開發(fā)市場的行情,整個項目從動工到銷售完畢,前后至少要八年的時間。
就按一比一的利潤算,八年可以賺七個億,卻要平白無故地多拿出三個億給市里,也就是說三年白干了。
這還是基于房地產(chǎn)市場的價格,在未來的八年時間里一直平穩(wěn),或者呈上升趨勢,如果下滑的話,那可就真要虧得干干凈凈。
因為買漲不買跌是人們的普遍心性,一旦整個房地產(chǎn)市場下滑,你越是賤價賣,別人還越是不滿,因為大家都等著抄底。
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城市里,有許多有實力的開發(fā)商,開發(fā)的樓盤也不下,結(jié)果還成為了爛尾樓的人。
如果資產(chǎn)不是十分雄厚,甚至是在外面高息貸款投入的,一旦房子賣不出去,債權(quán)人又逼著還債,那么等待他的結(jié)果,不是外逃就是輕生。
這就是為什么許多普通人,看到一棟棟大樓,一個個小區(qū)放在那里爛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。
大家都會想,這么一棟大樓,這么一個好小區(qū),隨便怎么賣都能把錢收回來,老板為什么要跑呢?
很多事情都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。
沒錢有沒錢的苦逼,有錢有有錢的煩惱。
許多原本可以稱得上是財富帝國的企業(yè),往往在一夜之間變成負債公司,絕大多數(shù)都是因為資金鏈斷了,可以說兵敗如山倒,擋都擋不住。
方雅丹明白了這個道理,其實除了高價的風險之外,任何投資還有市場走向的風險。
如果只是單純地多虧一兩個億,這種能夠預見到的損失,攤薄到幾年,好像也不是那么致命。
可一旦出現(xiàn)整個市場的下滑,那就真不是多賺少賺的事,資金實力稍不雄厚,就有可能家破人亡。
方雅丹還是有點不服氣:“既然你都知道,那塊地最多值九十萬每畝,現(xiàn)在市里把競拍價定在一百二十萬每畝,那你為什么還要競拍?多付出這八千萬,難道不一樣存在著你剛才說的風險嗎?”
秦天解釋道:“畢竟我是高領導親自招商來的,我就想,如果沒人競爭,我就用起拍價拿下,如果有人競爭,我最多也只會出到一百三十萬。”
“考了到范建明有可能與我賭氣,惡意抬價,那我最多只會出到一百五十萬,再多,我就是傻子?!?/p>
方父這時對方雅丹說道:“聽見沒有,這才像個行家說的話,你們開會的時候,周亞萍不也是提出這個價格上限嗎?而且就是這個價格,也承擔了相當大的風險?!?/p>
秦天接著解釋道:“我的意思很簡單,把這塊地拍下來之后,回頭我會去找高領導要政策,畢竟這塊地的地價太偏離了原有的價值,如果市里不在政策上有所扶持,那這個項目就成功不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