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氏本是旬陽望族,父親承襲爵位,家中兄弟都在旬陽要職,自小在旬陽長大。
不過她姑母嫁來京城侯府的,她隔些日子就會上京小住,恰逢那年她及笄,母親想讓她來京城看看有沒有看得上眼的郎君,若沒有,回去便是。
趙氏那時還是閨中女子心性,但也并未將姻親大事放在心頭,只一心去看京城時興首飾料子香膏,坐在茶樓去賞景,或是陪自己姑姑說話。
也在那一年,顧九思初入京時遇著了地痞,剛好被路過的姑丈解了圍,又看顧九思外地來的不熟悉京城,且又一表人才,目光如炬,瞧著不似是普通人,或許這回科考能夠脫穎而出。
也是存了些拉攏人才的心思,不僅幫顧九思找了安頓的地方,還為他引薦一些人物,即便未高中,憑著那相貌也能有些出息。
哪成想顧九思一舉狀元,風(fēng)頭無兩。
高中那夜,顧九思便登門道謝,那也是趙氏第一次見他。
從此后便著了魔了,日日滿腦子都是他,便求了姑丈。
姑丈也有此意。
顧九思一個江州來的寒門,家里在京城沒有根基,要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腳,不與世家聯(lián)姻,那便根本不可能。
世家之間的利益關(guān)系便是一堵鐵墻,怎么能讓一個毛頭小子沖破了去,便是狀元也不行。
顧九思自己深諳此道理,別說京城,便是江州沒有關(guān)系也是寸步難行。
趙氏姑丈的父親當(dāng)時是禮部尚書,對顧九思的幫助可謂不小。
便是如此,兩人不過只見了一面,趙氏一心熱烈的要嫁他,顧九思卻是思索一月后才答應(yīng)。
成婚后,趙家的在京城為女兒買了宅子,請了仆婦,為顧九思打點關(guān)系,讓這個讓他們都滿意的新姑爺平步青云。
顧九思本就有才干,做事嚴謹卻不是一根筋的迂腐,且會揣摩圣心,不出幾年便得皇帝器重。
趙家便更喜歡這位姑爺,更替他拉攏關(guān)系人心,顧九思的路才這般順利。
趙氏迷戀顧九思容貌,更迷戀他風(fēng)華,即便他很少去她屋子,在前幾年里她也甘之如飴。
直到顧如意出生后,她在他書房里見著一疊信封,里頭全是另一個女人的近況。
她一封封看完,才知道她的好夫君這些年竟然一直在默默關(guān)注著他在江州的青梅竹馬,她雖知道兩人從未有過什么,這些年夫君一次也沒回江州過,即便這些關(guān)于那個女人的消息也是幾月才一封,那個女人更不知道自己的夫君仍舊這么在意著她。
可趙氏依舊是不甘心。
她是高門貴女,竟輸給了江州一個小地方的女子。
可她隱忍著,借著回娘家探望,將如意交給母親照顧些日子,自己就往江州去。
她要看看自己夫君這么些年都心心念念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樣子的。
自己又哪里比不上她。
那女子并不難打聽,家中開了個豆腐坊,父母都是賣豆腐的。
只是聽說前些年不賣豆腐了,忽然在地段極好的地方營了兩間成衣鋪子。
趙氏嗤之以鼻,滿眼鄙夷,這定然是她好夫君的杰作了。
霎那間沒了什么心思,可又好奇那女子模樣。
她戴了帷帽進去鋪子里,便見著一爽朗的年輕女子。
她眼眉彎彎,眸子晶亮,笑起來臉頰邊還有酒窩,懷里還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孩子,問她要做什么樣式的衣裳。